「台北不是我的家」
在台北念大學那段日子,住在宿舍總會聽見室友嬉鬧唱著羅大佑的〈鹿港小鎮〉,整首歌只記得這一句。
來台北唸書和工作四年了,中間雖然離開一段時間,為了完成夢想還是回來了。回想剛上台北時,我想適應這裡,但無論是天氣還是食物,都沒有那麼容易。下雨時整天都是雨,天氣好的時候又像在烤爐裡;乾麵悄悄被以醬油為基底、油蔥鋪上頭的拌麵取代,記憶中乾麵必備的店家自滷肉燥卻不知所蹤,湯麵更不用說了,清淡無味的湯頭毫無層次,食物的呈現都是敷衍了事。
啊,最重要的是台北的天空好小,在都市叢林裡,望不進大片天空的那段日子,我對建築物的頂樓有了憧憬,擁擠的城市裡,需要開闊的視線才能真的感到放鬆。
但畢竟也憧憬過台北生活,在大學畢業前終於能習慣台北,成為一個台北女生。
我不知道成為台北女生是多少人的夢想,我只知道我還是台南的孩子。夢想在台北,為此要喜歡自己工作的城市並不容易。回家的路真的好遠好遠,拉著行李趕車轉車的時候,常常覺得自己是城市夾心餅,而下車後空氣都是甜的,這是最有感的回家意象。
小時候印象中五光十色、遙不可及的台北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?
長大後我用四年的時間親身體驗,為了完成夢想留在這裡,一年又一年的換工作、尋覓租屋處、搬遷,如今還在等待塵埃落定。
近期又一次搬家,協助搬家的司機大哥在車上跟我說:「妳一個女生,年紀這麼輕,從台南上來打拚真的不容易,真的很勇敢了啦!」
很勇敢了嗎?在這待了四年,熟悉的家人朋友還是在台南,偶爾在工作、生活上有些委屈,打電話回家也會有眼淚,又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只淺淺帶過。
但有一個家鄉在遠方,回到那裡可以完整休息、為北漂充電,即使隔著300公里,仍和家人朋友心繫彼此,彷彿有著隱形連結,知道身心都有歸處,是我在台北生活最大的慰藉。
在台北認識的朋友,是他們讓我看見這裡的多樣性和可能性。在這裡,這個城市裡的少年,充滿浪漫和勇氣,來台北作夢,有時會實現,有時真就是夢一場。背離原鄉生活總是孤獨的,看似光鮮的生活,看不見的地方仍藏著徬徨與踟躕。
為了一個編輯夢沒有回家,選擇留在台北。什麼時候開始融入台北的,我想,當我出門開始隨身帶傘、能把習慣搭乘的捷運線站名倒背如流,當我不自覺走路變快的時候。我拿房租換小小的棲息地,為了省錢,從不進廚房的自己學會下廚,休假為了回台南,設定鬧鐘提醒自己準時搶車票。
我有意識地選擇台北,台北的生活是租來的,我一腳在南,一腳跨在北,知道自己來自哪裡,即便追求夢想,也還能保有自己的完整。
🖋駐站作者:chen/拍攝:chen